原創 壹心理
非也|作者
樸素的樹、蟲子|編輯
網絡|圖源
今天,壹心理和你聊聊“被造謠”。
岳云鵬被傳出有私生女,而且已經8歲。
爆料者@花蝴蝶女士說:“2012年,在酒廠工作的時候我認識了岳云鵬,那時候單純、善良、沒心眼,一不小心就被他騙了。
可懷孕2個月時,岳云鵬卻去了北京,從此杳無音訊。現在孩子漸漸長大,生活無以為繼,希望大家幫忙找到他。”
謠言越傳越猛,之后岳云鵬和德云社發了律師函。
隨之,眼尖的網友發現,抖音花蝴蝶女士已經關閉了抖音界面。
網友的反應也耐人尋味。
公開資料顯示,岳云鵬在2011年已經和鄭敏結婚,婚后有一子一女。
即便部分網友不信,“騙婚生女”傳聞還是給已婚身份的岳云鵬造成了困擾。
三人何以成虎?
言論的破壞力有多大,很多人深有體會。
前段時間熱播劇《三十而已》中,女主角顧佳的扮演者是童瑤。
《三十而已》顧佳劇照
童瑤還在上大學時,被傳和系主任的丑聞。
之后不得不回云南避難,演藝事業一度停滯。
幾度崩潰,花了差不多10年才重新站起來。
俗話說“造謠一張嘴,辟謠跑斷腿。”
在《讓子彈飛》中有一個名場面,老六被店小二誣陷吃了兩碗涼粉,卻只付一碗的錢。
任憑老六怎么解釋,旁人也不信他。甚至他們還請來了縣老爺斷案。
為自證清白,老六當眾切腹把腸子里的涼粉倒出來,可是也因此丟了性命。
不只在電影中,現實中想以自殺賺個清白的事也有很多。
比如墨西哥搖滾巨星阿曼多。
64歲的他,被指控性侵一名13歲女孩,名聲一落千丈。
面對這樣的傳聞,阿曼多選擇在網上留下一段否認文字,并自殺。
有人也許要說,為了傳聞而自殺,值得嗎?
個中滋味,只有局中人才能明白。
俗話說“三人成虎”,再荒誕的事情,傳的人多了,也就成真的了。
而一個人又何以抵御千千萬萬吃瓜群眾的輿論攻勢呢?
謠言,真的會止于智者嗎?
朋友Nina就曾因受老總器重,被傳出不堪入耳的緋聞。
剛開始,她還呵呵一笑,全然不放在心上,覺得清者自清,只要努力工作,大家就會發現她不是攀附男人的花瓶。
可是她低估了謠言的荒誕性和破壞力。
她的淡然不但沒能讓別人相信“身正不怕影子斜”,反而招來“臭不要臉裝清高”的詆毀。
漸漸地,原本欣賞她工作能力的老總,迫于形勢,不得不冷落她。
明明是受害者,卻成了謠言的犧牲品,而造謠者反倒成了勝利者。
為什么會這樣?
從古至今,謠言最大的特點就是毫無邏輯可言。
而人出于獵奇心理,從眾心理會不加辨別地跟風傳播,甚至僅僅是為了取樂,為了說而說。
不會去想會給被造謠者帶來怎樣的傷害,只會覺得反正大家都在說,又不用負責任,有啥不可的?
這就是《烏合之眾》一書作者勒龐所說的“集體無意識”:
一個聰明人一旦融入群體,獨立性和思辨能力就會不自覺地泯滅,變成低智商、極端化、情緒化的傻子。
這就是為什么,有時候智者消失于謠言之中。
辟謠:一門棘手的藝術
而面對謠言,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嗎?
不是的。
面對謠言,無非三種選擇:辟謠、無視或自黑。
林心如和霍建華經常被傳婚姻不和。
面對謠言,霍建華選擇沉默。
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:“不想要理會,沒有必要。”
而林心如選擇辟謠。
前不久當街吵架后,她先是發聲明說“只是意見不合”,然后又曬出喝交杯酒的照片。
但是,無論他們怎么做,依然有人不愿意相信,反而自顧自煞有介事地分析。
這樣的無奈,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,就是無論你怎么做,別人就是不愿意相信,這是因為——謠言一旦被證實,就失去了傳播性和遐想空間。
說白了,看客其實從始至終都不真的在乎:謠言是真還是假。
純粹是把謠言當故事去聽和傳播,至于它會對被造謠者造成什么消極的影響,不是他們會在意和考慮的。
而謠言的流傳往往不需要證據,也不必是真實的。
所以如果發現謠言已經被證明是假的,依然還在傳播,不要感到驚訝。
也不要自責為什么謠言偏偏找上自己,有時候被造謠就是無妄之災,不知怎么的就發生了,那么偶然,又那么討厭。
如果你正在被謠言所擾,以下辦法或許會對你有用。
a. 做好心理建設。
面對謠言無論選擇哪一種應對方式,首先一定要做好自我心理建設,也就是不把謠言太放在心上,如此它的破壞力就會小很多。
否則,若是被它左右了情緒和理智,很可能就會掉入“謠言”陷阱,在它的不斷暗示下,真的做出那樣的事來。
b. 找出始作俑者。
其次,若要辟謠,一定要注意追根溯源,找到始作俑者或謠言的關鍵點,并提前搜集好充分證據,一擊即中。
避免情緒化,否則一切解釋都將成為謠言新的素材,導致越描越黑的現象發生。
上文提到的Nina沒有選擇妥協,而是偷偷地找出了始作俑者小E,要求她公開道歉。
雖然,小E解釋是無心的,但是傷害卻是實實在在的,所以Nina沒有心軟。
傳謠者看到了Nina的決絕,也就不敢再亂傳播。
想想“花蝴蝶女士”們之所以敢肆意造謠,不過是因為很多時候明星們會選擇息事寧人,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會選擇上訴或發律師函。
事實證明,態度越強硬或背景越深的人,緋聞越少。
造謠者猶如蒼蠅,若是選擇無視或驅趕,它們還是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飛過來。
不如拿出蒼蠅拍使勁拍一下,效果會更好。
寫在最后
謠言的發生是偶然的,但它的存在卻是必然的。
只要人們八卦的天性還沒改變,還喜歡聽故事,那就再沒有什么比謠言更引人入勝。
有人說,謠言是黑色的,因為大多數時候它都在預告壞事、災害、死亡、背叛,像刀子一樣扎心。
但是,只要我們愿意客觀地看待謠言,就不會被摧毀。
更不會跟風做謠言的傳播者。
否則,謠言一旦成為傳播的主角,傷害的不只是被傳謠者,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。
這就是岳云鵬騙婚傳聞給我們的啟示。
希望我們在群體中,依然保持獨立性和思辨能力,不人云亦云。
作者簡介:非也,二級心理咨詢師,自由撰稿人,英語文學譯者。
閱讀原文
新聞推薦
“不會吧,不會吧,不會真有人……吧?”“您可真是了不得啊,我愿稱您為最強!”“就這?就這?”……如今的網絡世界中,類似言論正變得...